【杜蘭說AI】Altman崩潰認錯:當年拍腦門定價,現在ChatGPT虧大了!
杜蘭說AI
|
最近Altman在接受采訪時“哭訴”,
現在ChatGPT這個訂閱制的收費模式
其實是他當時一拍腦門定下來的,
結果完全沒想到用戶會這麽多,
搞得算力成本無限拔高,
公司瘋狂賠錢,
差點給OpenAI薅禿了!
當時的情況是
ChatGPT在2022年11月30日發布,
但其實到了12月
ChatGPT的大火已經初見端倪之時,
公司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
這其實也能理解啊,
畢竟在ChatGPT之前
OpenAI還一直都是完全開源代碼和技術論文的,
在那個時間點,
它們確實還是個沒有多少產品運營經驗的
偏學術性質的AI實驗室,
總之Altman自己當時的感想是,
大家聚在會議上提了很多付費模式,
全部都很爛,
沒一個好點子,
最後他只好站出來說,
就先試一試訂閱模式吧,
別的以後再想辦法。
這麽一試,
就一直試到了現在。
這其實讓我想到了我自己身上的一個經歷,
大概是10年前,
我們團隊推了一個語音轉文字的系統,
當時最好的速記員差不多就是80%的正確率,
而這個系統能達到99.29%,
效果挺驚艷的,
當時領導就一拍腦門,
定了一個逼近7位數的價。
結局當然是比較慘淡的啊,
因為定價太高了,
實在是賣不動,
一個科技產品領先的窗口期,
其實也就半年到一年,
所以很快就有更便宜的同類競品
搶占了市場。
說這個事其實是想告訴大家,
產品拍腦門定價
是一個特別常見的事,
最難的就是這個度。
太高了,
就會像我們一樣,
沒人買,
太低了,
就會像OpenAI一樣,
嚴重虧損。
當然Altman這邊的情況要更覆雜一些,
這兩年技術走得太快了,
不僅是OpenAI,
其實整個業界的大模型廠商,
都沒拿出一個“配得上”大模型的
成熟的商業模式,
放眼望去,
要麽是和OpenAI一樣的訂閱制,
要麽就是面向B端市場
采取API接口調用付費,
新的一年,
這恐怕還是一個需要業界持續探索的難題。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content published by FINMETA are exclusively owned or held by FINMETA and related rights holders. Any use such as reprinting, excerpting, copying and mirroring is prohibited without permission. If you are willing to reprint,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info [email protected] finmeta.com.hk and obtain written confirmation and authorization before repr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