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airy,ChainCatcher
編輯:TB,ChainCatcher
比特幣,是新一輪國家競爭的隱藏棋子。
今晨,美國眾議院接連通過 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與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正式拉開加密立法加速的帷幕。
當比特幣變成國策,主權國家已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入場者、玩家,甚至掀桌者。在全球貨幣博弈升級的今天,讀懂「國家隊」的加密佈局,或許是理解下一輪全球金融趨勢的關鍵一步。
本文將深度梳理當前全球主要國家的比特幣持倉狀況與政策動向,透視這場「國家級持倉博弈」的真實格局。
省時版|各國比特幣持倉狀態一覽
直接上幹貨:下表匯總了各國的比特幣持倉數量、來源渠道及政策態度,速覽「國家隊」的加密資産版圖。
逐國解讀|誰在囤幣?誰在清倉?
美國
- 持倉數量:約 198,012 枚 BTC
- 主要來源:執法查獲,包括絲綢之路案、Bitfinex 黑客事件等
- 戰略動向:
2025 年 3 月,特朗普政府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和數字資産儲備。
當前眾議院加密周進行時,三項加密法案被集中審議: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和反 CBDC 法案,分別針對穩定幣、數字資産分類和央行數字貨幣。
眾議院已悉數通過上述三項法案。其中,CLARITY 法案和反 CBDC 法案將提交參議院審議;而 GENIUS 法案預計將於本周五由特朗普正式簽署成為法律。
中國
- 持倉數量:約 194,000 枚 BTC
- 主要來源:2019 年 PlusToken 龐氏騙局的查獲
- 戰略動向:
2017 年,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文,全面叫停 ICO 和加密交易平台運營;2021 年 9 月,央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加密貨幣交易明確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加大力度。
當前,地方政府出現局部探索穩定幣的迹象:如無錫市委改革任務推進會探索穩定幣賦能外貿發展;上海市國資委圍繞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召開中心組學習會。
此外,中國香港成開放態度,全面擁抱加密。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 8 月生效,香港逾 50 家公司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
英國
- 持倉數量:約 61,000 枚 BTC
- 主要來源:洗錢等犯罪行為的執法沒收
- 戰略動向:
2024 年 9 月,數字資産財産法案正式引入,明確將加密貨幣視為受法律保護的個人財産,提供清晰的司法保障。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要求所有虛擬資産服務商注冊備案,並全面適用反洗錢(AML)與反恐融資(CFT)規則。
不丹
- 持倉數量:約 11,286 枚 BTC
- 主要來源:依託水電資源進行綠色比特幣挖礦
- 戰略動向:
2019 年,不丹皇家貨幣局推出了《加密貨幣挖礦監管沙箱框架》,為挖礦提供了監管條件。政府低調地建立比特幣礦場,利用其豐富的水電資源「挖掘」BTC,並通過主權財富基金 Druk Holding & Investments(DHI)管理資産。
此前,不丹通過挖礦曾擁有 12,574 枚比特幣,約佔 GDP 的 30%-40%。不過,不丹也在不定時地進行賣出操作,近半個月向其幣安轉移 749.3 枚 BTC,仍持有 11,2860 枚 BTC。
薩爾瓦多
- 持倉數量:約 6240 枚 BTC
- 主要來源:政府購買和挖礦
- 戰略動向:
2021 年,薩爾瓦多成為了首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幣的國家。薩爾瓦多要求該國所有商品價格都可以用比特幣定價;任何經濟主體都必須接受比特幣支付;比特幣交易免徵收資本利得稅,且可以用加密貨幣進行交稅納稅。
2025 年初,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施壓,薩爾瓦多調整政策:比特幣不再具備強制流通地位,改為「自願接受」;稅收也不再接受加密貨幣結算。
目前,比特幣依然是該國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持每天購買 1 BTC 的政策。
伊朗
- 持倉數量:數量未知,專家估算累計持有 6-20 萬枚 BTC
- 主要來源:本土挖礦
- 戰略動向:
2019 年,政府正式將比特幣挖礦合法化,並要求礦工將部分挖得的 BTC 售予央行。據 Mastermined 創始人 Andrew Scott Easton 估計,伊朗至今已開採超 6 萬枚 BTC;Sazmining 創始人 Kent Halliburton 則認為可能已累計達 10-20 萬枚 BTC。
2024 年 12 月,伊朗改變對數字貨幣的立場,從施加限制轉向注重監管。伊朗經濟事務與財政部長 Abdolnaser Hemmati 強調了政府計劃減輕數字貨幣帶來的經濟風險,同時利用其潛在好處。
芬蘭
- 持倉數量:約 90 枚 BTC
- 主要來源:刑事案件中扣押,尤其是 2016 年重大緝毒行動所得
- 戰略動向:
芬蘭曾一度持有 1,981 枚 BTC,主要為刑事案件中由芬蘭海關沒收。2022 年,政府決定通過出售其中 1,890 枚 BTC 捐贈烏克蘭,將部分出售所得的「數千萬歐元」作為人道主義援助。
自 2018 年起,芬蘭金融監管局(FIN-FSA)將加密行業納入《虛擬貨幣提供商法》監管體係;該法案要求所有交易平台、託管機構、錢包服務商必須注冊、遵守 KYC/AML 等合規義務。
2025 年起,芬蘭全面執行歐盟 MiCA 法規,涵蓋穩定幣、DeFi、加密資産服務商等多個維度,監管框架進一步與歐盟接軌。
格魯吉亞
- 持倉數量:約 66 枚 BTC
- 主要來源:法庭訴訟
- 戰略動向:
2022 年,格魯吉亞通過了新版金融監管框架,將數字資産交易和相關業務納入監管視野。
2023 年起,格魯吉亞引入《虛擬資産服務提供商(VASP)注冊法》,要求加密貨幣相關企業向國家銀行注冊並獲得許可證,需符合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FT)。
委内瑞拉
- 持倉數量:約 240 枚 BTC
- 主要來源:未知
- 戰略動向:
委内瑞拉曾是全球最早將加密資産「納入國家治理工具箱」的國家之一。2018 年,政府頒佈《加密資産和相關活動憲法法令》,涉及挖礦、交易、託管、平台運營、資産發行等,並設立專門機構 SUNACRIP 監管。
同年,推出國家主權數字貨幣 Petro(PTR),聲稱由石油與礦産資源背書,基於 DASH 區塊鏈 發行,但始終缺乏透明性與市場信任。2023 年爆出 SUNACRIP 30 億美元腐敗醜聞,導致監管體係徹底崩塌,Petro 也在 2024 年正式停運。
面對持續通脹,越來越多委内瑞拉人轉向穩定幣避險。2024 年 12 月,專家稱穩定幣交易目前幾乎佔據委内瑞拉加密貨幣交易總量的一半。
烏克蘭
- 持倉數量:約 186 枚 BTC
- 主要來源:戰爭期間的全球捐贈、執法查獲
- 戰略動向:
自 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成為首個因戰爭現實需求而非意識形態驅動大規模採用比特幣的國家。面對傳統金融渠道受阻,烏克蘭迅速將加密貨幣轉化為跨國界的「數字軍費」。
僅在 2022 年 3 月,烏克蘭就通過在綫平台籌集了超過 1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捐款,一度持有高達 46,351 枚比特幣。這些資金被迅速投入軍事裝備購買、人道援助、基礎設施修復和戰時物流。
2025 年 5 月,烏克蘭正制定在其國家儲備中持有比特幣的法律框架,由財政官員領導的專門議會委員會正最終確定立法草案。
德國
- 持倉數量:約 0 枚 BTC
- 主要來源:執法查獲,從非法電影盜版網站 Movie2k.to 沒收了 49,857 枚比特幣
- 戰略動向:
2024 年 1 月,德國政府通過執法行動從非法電影盜版網站 Movie2k.to 沒收了 49,857 枚比特幣(BTC)。僅半年後,德國政府選擇將這批比特幣悉數出售。
2021 年德國通過新法律,允許約 4000 個現有機構投資基金投資加密貨幣資産,機構投資基金的經理能夠將 20% 的資金分配給加密資産。2024 年 12 月,德國全面採納歐盟《加密資産市場法規》,規範穩定幣、ICO 和 DeFi,確保市場透明度和消費者保護。
内容來源:TECHU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