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ASTERNAK 到 LaunchCoin,Believe 從影響力概念到信任概念、在暴漲又暴跌的廢墟中重生。
撰文:BUBBLE
LAUNCHCOIN 在今日突破 2 億美元市值,許久不見的流動性以及如此高市值的「Memecoin」幾乎讓半個鏈上加密圈 CT 都參與進來了。社區在瘋狂的討論這個代幣,其中一半是 FOMO,而一半是 FUD,這個曾以 Believe 創始人 Ben Pasternak 個人身份發行的代幣 Pasternak 在改名後搖身一變成了新的平台幣。
從一度歸零到 2 億美元市值,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PASTERNAK 的意氣風發
2025 年 1 月 8 日,Ben Pasternak 這位 25 歲的澳大利亞年輕創業者在社交媒體 X 上發佈了一則推文「Buy me on Clout APP」,那時還沒有太多 Crypto 圈的人認識他,而兩周後的 1 月 24 日,該代幣滿足 Clout 平台籌資的條件達到 100% 成為該平台發射的第一個代幣,並一舉沖到了 8000 萬美元市值。
那時我們才知道,Ben 早在 15 歲時就開發出熱門遊戲《Impossible Rush》,17 歲創立社交平台 Monkey,用戶數突破 2000 萬,20 歲時推出植物基雞塊 NUGGS,成功打入沃爾瑪市場。當他將目光投向加密領域時,推出了「SocialFi」概念的 Clout。
彼時 Clout 的核心理念是將「個人影響力」轉化為可交易的數字資産。當社交媒體賬號的粉絲數達到一定門檻時,係統會自動生成與之對應的代幣合約,從而使影響力成為可量化、可交易的資産。此時的 Ben 將 Clout 比作「Web3 時代的華爾街與好萊塢」。
作為 Clout 平台的首個代幣,$PASTERNAK 在上綫 5 小時内市值突破 8000 萬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多個影響力的投資人與 Solana 社區人士,其中當屬 AllianceDAO 的 Imran Khan,不僅 AllianceDAO 公開支持該項目,Imran 的代幣也成為 Clout 平台的第二個發射的代幣,參考到此前的 AllianceDAO 投資或支持的輝煌歷史「dYdX、Pumpfun 等」市場對此也是極度 FOMO。
手機 APP 前端崩潰,銷聲匿迹
可惜好景不長,除了 $PASTERNAK 當時社區對該平台的印象就是賺錢可能性極其低,幾乎市場在參與平台上所有名人代幣時都慘遭「澆給」。而更雪上加霜的事在手機 App 推出後,App 前端崩潰後原本應該上綫到外盤的代幣清一色不發射,而在内盤參與者則處在一個不能交易又收不到代幣的尷尬境況。
$PASTERNAK 在 24 小時内創造了 2 億 5000 萬美元的交易量後,在第二日代幣價格開始陰跌,僅僅一周後市值縮水至高點的 1/30。而在 3 月份掉落至 18 萬美元市值,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平台將與曾經許許多多的 SocialFi 一樣隕落,而市場也早已習以為常了。
Believe 相信相信的力量
4 月 28 日,Clout 宣佈將改名 Believe 並配文「Believe in someone → Believe in something」,官方將此前的所有推文都刪除,代表了一個新的開始,而平台的概念也從「名人社交的納斯達克」的流量經濟主導,變成了「矽谷科技獨立投資矽地」的價值投資主導。
而第二日 $PASTERNAK 也更名為 $LAUNCHCOIN,與 Believe 在 X 上的發射器同名,此時也做實了社區對 PASTERNAK 成為正式的平台幣的猜想。
而作為前 Solana、xAI 和 Coinbase 産品增長及顧問的 Nikita Bier 對 Believe 大肆贊揚,並稱其為「殺手級病毒式傳播 APP」,並列舉出了一係列數據證明了這一點。同為超級創業者的 Nikita,此前做過的幾款産品曾被 Meta 和 Discord 等社交科技公司收購,這也讓他的話語更有說服力。同時也因為 Nikita 在社區中的聲量,在 24 小時内代幣再次從 100 萬美元市值再度拉升至 2200 萬美元。
而此後的兩周,LaunchCoin 持續的有新的項目出現,但沒有産生過大的影響,但在 5 月 12 日左右,隨著 $GOON、$BUDDY、$NOODLE 等一眾創業人士帶著産品出現在市場中並獲得不錯的市值後,市場的關注度也逐漸回歸,截止寫稿的當下,代幣市值已經超過 2 億 6000 萬美元。自此,LaunchCoin 完成了自己的逆襲。
社區的反應
知名鏈上玩家 James 近日在社交媒體 X 上分享了自己在 LaunchCoin 上虧損了 34 萬美元的經歷,相信這是許多在 Clout 時期就參與到這個生態的玩家的心聲。當上一次被狠狠的「傷害」後,對此的不信任讓許多人錯過了這次真正的暴漲。
而交易正是如此「反人性」的行為,其中著名「車頭」Gake,更多人熟悉她的另一個名字「DNF」則在該代幣上展現了自己的交易理念。從鏈上數據來看她在 LaunchCoin 首次熱度消退後,自高點跌落 70% 後的 2500 萬美元市值處,選擇「抄底」2 萬美元。
但價格並未如預期反彈,而是一路下跌至 28 萬美元市值,此時 DNF 選擇再次「抄底」3500 美元。距離上次抄底價格下跌了 90%,抄底的倉位也變成上次的 17.5%,而後分別在價格上漲 50%、400%、800% 三次出本,降低部分倉位成本。
之後便是 2 個月的耐心等待,在 Clout 改名 Believe 之後分批「出貨」,現該地址僅剩 13% 左右的倉位,而獲得的總利潤高達 130 萬美元。這並不是 DNF 獲利或取得倍數最多的一次戰役,但如何判斷持有標的、何時應該長期持有、何時抄底則在其中很具有代表性,這是所有交易者都需要考慮的。
本次 100X 復盤的 LaunchCoin 並不是十分「光彩」的項目,而是曾經有黑歷史的百倍幣。但這也是數以萬計的代幣交易的「零和遊戲」中的縮影。從「影響力 Clout」到「信任 Believe」,這是 BEN 在上次失敗後對貨幣的第一性原理理解的轉變,也是現在市場中正在發生的事。
我們的市場中並不缺少影響力,而是缺少信任。
内容來源:P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