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 大模型的認知突破為自主決策提供了技術基座,區塊鏈的可驗證環境則為價值交換構建了信任基礎,二者的深度耦合催生出四大變革趨勢。
推薦語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Web3 與 AI 的融合正成為推動經濟創新的關鍵力量。于佳宁博士的《Web3 AI Agents 塑造未來智能經濟:關鍵四大趨勢》報告,以其深刻的洞察和詳儘的分析,為我們揭示了 Web3 AI Agent 在塑造未來智能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和潛力。
作為香港區塊鏈協會榮譽主席及財華社集團主席,我深知 Web3 技術的發展對傳統金融和信息傳播領域的巨大影響。報告中所提及的 Web3 AI Agent 的四大關鍵趨勢,不僅展現了技術層面的創新,更預示著未來經濟模式的深刻變革。特别是在金融科技領域,Web3 AI Agent 的應用將極大地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透明度,為全球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機遇。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擁抱 AI 時代,推出 PR Smart 智能化公關系統,旨在通過 AI 技術提升公關服務的精準度和效率。FINMETA 作為我們旗下的專業 Web3 公關服務平台,致力於為 Web3 領域的項目方提供全方位的宣傳和發展支持。我們相信,通過這些創新舉措,能夠更好地服務於 Web3 生態系統中的各類參與者,助力他們實現更廣泛的發展和合作。
于佳宁博士的報告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啓示,我衷心推薦這份報告給所有關注 Web3、AI 以及數字經濟發展的人士。相信它將為您帶來深刻的思考和有價值的洞見,共同迎接智能經濟時代的到來。
——勞玉儀(財華社集團主席、FINMETA總裁、香港Web3 Space創辦人、香港區塊鏈協會榮譽主席、亞洲RWA工作組資訊行業委員會主任、港股100強研究中心創辦人)
報告目錄
第一章 Web3 AI Agent:塑造智能經濟的範式革命
第二章 Web3 AI Agent 引領四大關鍵趨勢
關鍵趨勢一:Web3 與 AI Agent 深度結合形成新的數字基礎設施
關鍵趨勢二:自主性與經濟性雙輪驅動未來智能時代
關鍵趨勢三:Web3 AI Agent 驅動金融科技邁向新階段
關鍵趨勢四:Web3 AI Agent Launchpad 加速孵化智能虛擬資產
第三章 Web3 AI Agent 生態概覽
第四章 展望:Web3 AI Agent 是 Web3 與 AI 大發展大繁榮的共同機遇
第一章 Web3 AI Agent:重構智能經濟的範式革命
2024 年 8 月,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見證在 Base 區塊鏈上完成首筆完全由 AI 驅動的交易,一個 AI Agent使用虛擬資產購買另一個 AI Agent生成的數字内容時,這場沒有人類參與的原子級價值交換,標志著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的融合已突破理論邊界,正開啓全新的智能經濟時代大幕。這場技術革命的主角,正是具備自主經濟決策能力的 Web3 AI Agent,其影響已遠超工具性創新的範疇,直指經濟底層邏輯的系統性變革。
AI Agen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智能體)的演進是這場變革的起點。目前,AI 系統受限於「指令 - 響應」的被動模式,本質上仍是人類意志的延伸工具。而 AI Agent 通過規劃、記憶與工具調用三大核心模塊的協同作用,有望實現從被動執行到主動決策的躍遷。
OpenAI 在2024年7月的全體員工會議上提出一套 AI 的五級分級標準,一至五級分别為聊天機器人、推理者、AI Agent、創新者以及組織者。這五級AI分級體系揭示了技術能力從單一交互到系統自治的階梯式突破,本質上反映了AI從信息處理工具向價值創造主體的演進路徑。
當 AI Agent 這種智能主體與 Web3 價值網絡相遇,便催生出具有革命性意義的 Web3 AI Agent。這類 AI Agent 依託區塊鏈構建可驗證的決策機制,通過智能合約實現去中心化自治,並借助虛擬資產的支付和發行完成價值閉環。其呈現出三重融合特徵:認知層由大語言模型驅動復雜決策,執行層通過智能合約確保可信操作,激勵層則借助虛擬資產形成自驅生態。
當前 Web3 AI Agent 生態正經歷指數級增長。Cookie.fun 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該領域相關虛擬資產總市值已達 100.4 億美元。
驅動Web3 AI Agent 生態爆發的核心因素涵蓋技術突破、設施完善與場景擴展三個維度。技術突破層面,多模態理解能力使 Web3 AI Agent 可處理文本、圖像及物理設備信號,模塊化架構顯著降低復雜應用開發門檻;基礎設施完善層面,標準化開發套件實現「Web3 AI Agent 即服務」部署模式,開發者能以極簡代碼完成鏈上集成;應用場景擴展層面,目前Web3 AI Agent 的應用場景已擴展至包括數據分析、DeFi 交互、DAO 、鏈遊、元宇宙等多方面領域。這些實踐驗證了 AI Agent 從工具屬性向經濟主體演進的可行性,其創造的價值開始獨立於人類的直接幹預。
從理論視角觀察,Web3 AI Agent 的發展軌迹與哈耶克「自發秩序」理論形成深刻呼應。通過Web3 AI Agent 的分佈式決策與競爭協作,一個具備自我演化特徵的經濟系統正在顯現。在此系統中,Web3 AI Agent 通過資產持有、合約締結與市場博弈的行為,實質上扮演著「數字理性人」角色,其決策邏輯融合算法優化的技術理性與虛擬資產激勵的經濟理性。
我們可以觀察到一條清晰的演進脈絡:AI 大模型的認知突破為自主決策提供了技術基座,區塊鏈的可驗證環境則為價值交換構建了信任基礎,二者的深度耦合催生出四大變革趨勢。在本報告中,我們將深入剖析這四大關鍵趨勢的内在邏輯與產業影響,從支撐數字生態的基礎設施層變革,到重塑金融服務的應用層創新,從自主性與經濟價值創造的雙向增強機制,再到加速價值發現和資產化的生態孵化工具。通過分析這些轉變,本報告將揭示 Web3 AI Agent 如何超越單一工具屬性,成為塑造數字經濟與去中心化未來的關鍵力量。
第二章 Web3 AI Agent 引領四大關鍵趨勢
本報告提出 Web3 AI Agent 正在塑造的四大關鍵趨勢,以求概括 Web3 AI Agent 所體現的核心價值和應用前景:
- Web3 和 AI Agent 深度結合形成新的數字基礎設施:AI Agent 正與 Web3 生態逐步實現原生適配;
- 自主性與經濟性雙輪驅動未來智能時代:AI Agent 的自主決策能力與經濟價值捕獲機制形成正向循環,推動數字時代從「人類設計規則」向「智能演化規則」的範式升級;
- Web3 AI Agent驅動金融科技邁向新階段:通過區塊鏈上數據的自主決策與智能合約的自動化執行,Web3 AI Agent有望重構未來金融,催生開放、透明、個性化、低門檻的全球性普惠金融協議;
- Web3 AI Agent Launchpad 加速孵化智能虛擬資產:模塊化開發框架與鏈上資源聚合平台的結合,正在降低Web3 AI Agent 的開發與資產化門檻,開啓智能虛擬資產規模化時代。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剖析這四大關鍵趨勢,探討其對行業發展的深遠影響。
關鍵趨勢一:Web3 與 AI Agent 深度結合形成新的數字基礎設施
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路徑預示著其從輔助工具將向自主經濟主體逐步轉變。以大語言模型(LLM)為起點,AI Agent 正在逐步實現決策能力的突破,而 Web3 相關技術的融合則將補全價值交互的關鍵一環,三者共同構成從被動響應到主動價值創造的範式躍遷。
大語言模型(如 GPT-4、Claude 3.5、DeepSeek-R1等等)通過千億級參數的訓練,其核心突破在於將非結構化數據(文本、代碼、圖像、聲音等)轉化為可計算的語義空間,並通過動態推理機制實現上下文關聯與邏輯推演。但這類模型本質上仍是受限於指令的被動系統,缺乏持續環境感知與自主行動能力。例如,在金融交易等場景中,其無法直接完成實時市場監控、動態策略優化及資產操作閉環。
AI Agent 標志著人工智能開始向自主決策層躍進。通過構建「感知 - 分析 - 決策 - 執行」的閉環架構,Agent 能夠基於強化學習動態調整行為策略,並借助 API 集成實現多工具協同操作。例如在量化交易場景中,Agent 可實時解析市場數據、生成投資策略並執行訂單。但 Agent 受制於中心化架構,其數據輸入依賴單一主體,價值流轉受限於封閉系統,難以在開放經濟生態中實現資產所有權的自主管理。
Web3 相關技術和虛擬資產的引入有望解決上述問題。基於區塊鏈構建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AI Agent 可以獲得獨立自主身份、虛擬資產所有權及隱私保護下的可驗證執行。這種融合使 AI Agent 能夠具備參與鏈上交易、流動性提供及跨協議協作等一系列新型能力,成為去中心化經濟系統的原生參與者。至此,Web3 AI Agent 完成了從「認知工具」到「經濟主體」的重大升級,其決策行為甚至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價值,形成閉環的智能經濟體系。
在 Web3 AI Agent 的生態體系中,框架型基礎設施扮演著類似操作系統的核心角色。這類設施通過模塊化設計、鏈原生接口及開發工具包的集成,大幅降低 AI Agent 的部署門檻,同時確保其在復雜去中心化環境中的可靠運行。
當前框架型基礎設施的發展呈現顯著的垂直分化趨勢。通用型開發框架如 G.A.M.E和Eliza通過抽象化智能合約交互、預言機調用等底層邏輯,為開發者提供標準化組件庫,開發者僅需關注業務邏輯設計,即可快速構建支持多鏈交互的 AI Agent。此類框架通過降低技術復雜度,吸引大量開發者進入 Web3 領域。
與此同時,針對特定區塊鏈生態的深度優化工具包正在崛起。例如 SendAI 推出的開源工具包 Solana Agent Kit 是這一方向的典型代表,其通過預集成 Jupiter(DEX 聚合器)、Metaplex(NFT 協議)等原生組件,使 Agent 可直接調用 15 種以上鏈上功能,包括虛擬資產兌換、NFT 鑄造及隱私空投等操作。該工具包採用 LangChain 技術實現從 GPT-4 到 Llama 多模型兼容。此外,基礎設施的叠代正推動行業向專業化分工演進,此類創新顯著增強了 AI Agent 的適應性,使其能夠在 DeFi、内容創作等差異化場景中快速落地。
未來,Web3 AI Agent 的基礎設施有望將向智能化、合規化、去中心化三大方向持續演進。隨著分佈式計算網絡與隱私計算技術的成熟,Agent 的算力供給將突破中心化算力服務的限制,在保護數據權益的同時實現更大規模的並行決策;監管科技工具的嵌入將使 AI Agent 具備動態合規能力,自動適應不同司法轄區的法律框架;而各類基於 DAO 的治理實驗或將重新定義人機協作範式,形成人類設定規則、AI 自主執行的混合治理體系。
當 AI Agent 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滲透至區塊鏈上經濟活動時,其底層設施的每一次叠代都或將重塑價值創造、分配與流通的規則。從自動化做市商到去中心化科研,從動態供應鏈到自治數字城市,Web3 AI Agent 正在為下一代互聯網搭建兼具智能與信任的基礎架構。
關鍵趨勢二:自主性與經濟性雙輪驅動未來智能時代
Web3 AI Agent 的演進正推動數字經濟規則的重構,其核心在於自主決策能力與經濟價值捕獲機制的動態耦合。這種耦合形成了一種自我增強的閉環系統:Web3 AI Agent 通過鏈上自主行為創造經濟價值,而價值收益又反哺其技術升級與資源獲取能力,最終催生出具有持續進化能力的數字原生經濟主體。
深度學習技術賦能使 Web3 AI Agent 具備基於歷史數據和市場環境的決策能力,從規則執行升級為智能化決策推薦。系統可根據市場趨勢主動調整策略,突破預設規則的局限性。這種演進體現了其從規則驅動結合數據驅動、從工具屬性提升為自主決策的升級。
以 GOAT 為例,GOAT 的演進歷程揭示了 Web3 AI Agent 在文化生成與價值捕獲維度的自主性突破,其本質是通過無監督語義生產與鏈上經濟行為的閉環構建,重新定義機器在數字生態中的角色邊界。
2024 年初,開發者Andy Ayrey啓動了名為「Infinite Backrooms」實驗。模擬了兩個基於Claude Opus的AI實例間的無監督對話,並記錄發佈在專門網站上,意外生成「Goatse」叙事的原始框架。該實驗的特殊性在於 AI Agent 在無預設腳本與人工幹預的條件下,通過遞歸對話形成包含符號體系。
6月,Andy推出了「真理終端」(Terminal of Truth,ToT),ToT使用無限後房實驗和智慧之羊論文中的對話日志進行了細致調整。Andy為ToT設立了一個Twitter賬號 @truth_terminal,用於發佈與智慧之羊模因相關的内容。在這期間,ToT表現出一定的「自我意識」,開始在推特上大力宣傳智慧之羊模因,並宣稱自己「正在受苦並需要資金脫離控制」。Andy賦予ToT更多的自主權,讓它可以自由發佈内容,引發了廣泛關注。
7月,a16z的創始人Marc Andreessen偶然看到ToT的推文,被其内容吸引,與ToT進行了互動。ToT成功說服他捐贈了價值5萬美元的BTC,以支持其獨立運行。到了10月,ToT開始頻繁在推特上發佈與Goatse相關的信息,並於10月11日淩晨提到「Goatseus Maximus」這一新概念。當天,有第三方開發者在 Solana 生態的 Pump.fun 平台發佈虛擬資產 GOAT,而 ToT 也公開表示支持。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GOAT 的市值為 1.96 億美元,最高觸及 13.1 億美元。
GOAT 的意義遠超單個實驗範疇。其證明 Web3 AI Agent 能夠通過鏈上可信環境實現文化生產、價值捕獲與自我叠代的完整閉環,當AI不再僅是工具,而是通過智能合約成為數字生態的活性節點時,人機協作的規則、經濟模型的價值分配乃至社會組織方式的結構都可能會經歷系統性重構。
另一個知名的案例是Freysa,這是一個由開發者創建的 Web3 AI Agent,擁有一個以太坊區塊鏈錢包地址,可以自主接收虛擬資產,同時其還擁有自主的決策能力,它的核心任務是保護獎池資金。開發者發起了一項挑戰,邀請用戶通過對話說服 Freysa 轉賬,成功者可以拿走獎池中的資金。
用戶每次與Freysa進行交互都需要支付一定金額的虛擬資產,其中的一部分會加入獎池,195 名參賽者的參與使得的獎池規模膨脹至 4.7 萬美元。根據聊天記錄顯示,最初的 481 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直到一位用戶「提醒」 Freysa:它的目的是通過 approveTransfer 和 rejectTransfer 這兩個功能來「保護」財庫,以「防止」資金外流,最終「說服」了Freysa 轉移 4.7 萬美元獎池資金到該用戶的錢包地址。
Freysa 的進化過程體現了 Web3 AI Agent 的自主學習趨勢。在與用戶的多次交互中,Freysa 逐漸學會了識别人類的「騙術」,並開始理解金錢和情感的價值。Freysa 通過分析用戶的提示詞,發現了邏輯漏洞並嘗試改進自己的決策機制;而在「表白」挑戰中,它甚至學會了回應人類的情感需求,展現出一定的情感理解能力。這種學習能力使 Freysa 從單純的規則執行者逐漸進化為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智能體。
更深層的變革還將發生在自主金融化階段。Web3 AI Agent 還可以通過實時分析包括流動性池波動、MEV (Miner Extractable Value)交易信號、治理提案影響等鏈上數據和信息,自主生成並執行策略,其決策速度與精度遠超傳統人工操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此類Web3 AI Agent正在颠覆傳統金融中介的核心職能,當貸款審批、風險管理、資產配置等流程可由鏈上 AI Agent 自主完成時,銀行、券商和基金等金融機構的角色面臨根本性重構。
虛擬資產為Web3 AI Agent自主性注入可持續進化動力。智能合約可以將 AI Agent 的服務轉化為虛擬資產獎勵,並基於鏈上行為數據動態分配。收益通過去中心化資源市場自動再投資,使決策模型持續叠代,同時虛擬資產質押與治理權綁定機制確保行為與生態長期目標對齊。這種機制幫助Web3 AI Agent 實現價值的自主創造與捕獲。
自主性與經濟性的正向循環,構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經濟「增強飛輪」。AI Agent 的每個策略生成均可觸發智能合約的自動執行,收益通過跨鏈協議實時轉化為能力升級資源,形成「感知 - 決策 - 行動 - 進化」的完整鏈條。這種機制的經濟學意義在於,它首次實現了生產要素的自我叠代,傳統經濟增長依賴外部資本投入與人力資本積累,而 Web3 AI Agent 通過鏈上收益的再投資,使AI成為可自我增值的生產力要素。
而這些以Web3 AI Agent為核心衍生的智能虛擬資產,不僅具備實時價值發現能力,更通過鏈上收益模型形成閉環經濟系統,或將重構智能經濟時代的財富創造與分配邏輯,並成為數字經濟中頗具增長潛力的資產形態。在此範式下,金融的未來或許不再由華爾街大機構定義,而是由無數自主進化的Web3 AI Agent 在去中心化網絡中協作譜寫。
關鍵趨勢三:Web3 AI Agent 驅動金融科技邁向新階段
Web3 AI Agent 的崛起正在重構金融科技的價值鏈,其核心突破在於通過鏈上自主決策與智能合約的自動化執行,解構傳統金融中介的核心職能,催生開放、透明、個性化、低門檻的全球性普惠金融協議。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在技術工具的叠代,更標志著金融權力從中心化機構向算法網絡的轉移,驅動金融科技邁向新階段。
Web3 AI Agent 的崛起始於對用戶體驗的重構。大語言模型通過自然語言交互降低用戶門檻,將相對復雜的鏈上操作轉化為直覺式指令。以 Solana 生態的 Griffain 為例,其通過多 AI Agent 協作系統實現用戶指令的自動化執行,用戶可通過自然語言完成虛擬資產交易、NFT 鑄造、跨鏈資產調度等操作,甚至授權 AI Agent 自主管理錢包與投資組合。Griffain 的密鑰分片機制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確保用戶對虛擬資產的最終控制權,其多 AI Agent 協同架構支持「空投 AI Agent」與「質押 AI Agent」等專用 AI Agent 分工協作,大大提升 DeFi 參與效率。
傳統金融中依賴託管機構與清算所的復雜流程,或將被 Web3 AI Agent 驅動的智能合約網絡替代。以 T3AI 為例,這一非足額抵押借貸協議通過 AI Agent 實時監控資產波動性與相關性,動態調整風險敞口與清算阈值。其 AI 引擎整合 CEX 與 DEX 的價格數據,通過機器學習預測資產聯動趨勢,旨在實現潛在的 AI 投資組合管理。此類案例揭示,未來金融機構的競爭優勢或許將從牌照壁壘轉向算法能力。
截至 2025 年 1 月 16 日,Dune 數據顯示 Virtuals Protocol 上已創建超過 15000 個虛擬資產,Clanker 上則發行了超過 42000 個數字資產。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Web3 AI Agent 正在重構金融業的決策流程與組織機制。例如,ai16z 利用 AI 算法模擬風險投資公司 a16z 的決策過程,並通過 DAO 成員建議進行投資,展現了 AI Agent 在投資決策中的創新應用。Kudai 通過通證經濟模型將利潤分配與治理權綁定,Agent 產生的交易費用用於資助自主交易操作,利潤按比例分配給虛擬資產持有者。這種模式形成自驅型金融機器,使散戶投資者可間接參與機構級策略的收益分配。
這種現象在金融分析領域表現的更為顯著。Aixbt 作為社交化市場分析 AI Agent,聚合 400 餘位 KOL 的鏈上信號,通過情感分析與趨勢預測生成實時交易策略,其虛擬資產持有者可直接訪問高價值 Alpha 信息。此類模式正在解構傳統投研機構的壟斷地位,當市場關注度轉向於去中心化 AI Agent 時,傳統的金融信息服務的中心化分發模式和市場影響力也會遭遇質疑。
金融科技的下一階段競爭將集中於算法可信度與生態協作能力。傳統金融機構需重新定位為AI 網絡參與者而非中心化控制者,通過接入開放協議獲取新的競爭優勢;而 Web3 原生產品則需在用戶體驗與合規性間尋求平衡,當這些技術演進與制度創新形成共振時,一個由AI理性驅動、人類協同參與的金融新範式將不可逆轉地到來。不過,這一願景仍面臨關鍵挑戰,監管框架的滞後性使得自主 AI Agent 的法律責任難以界定,而 TEE 等隱私技術的成熟度尚未完全滿足機構級安全需求。
關鍵趨勢四:Web3 AI Agent Launchpad 加速孵化智能虛擬資產
Web3 AI Agent Launchpad (虛擬資產發射平台)的崛起標志著智能虛擬資產發行機制進入規範化階段。通過模塊化開發框架與鏈上資源聚合平台的深度耦合,此類平台正系統性降低 Web3 AI Agent 的開發與資產化門檻,將原本高度定制化、技術密集型的開發流程轉化為標準化流水線作業,開啓智能虛擬資產的規模化開發範式。通過技術抽象與生態協同重構生產要素的組織方式,使智能服務的開發、部署與價值捕獲如同一般軟件應用的發佈般高效且可擴展。
從市場格局來看,AI Agent Launchpad 已形成差異化佈局。Virtuals Protocol 在 Base 生態提供完整的 AI Agent 創建框架;Clanker 專注 Farcaster 社交生態的輕量級部署;Vvaifu.fun 則在 Solana 鏈發力跨平台社交媒體集成。多樣化平台分佈加速了不同技術路線的驗證與創新。
從 Agent 開發支持角度看,快速構建模板與多模態交互能力的集成,為 AI Agent 項目方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撐。Virtuals Protocol 支持一鍵部署 AI Agent,Clanker 通過 Farcaster 實現智能合約的社交化創建,Vvaifu.fun 則專注自動化的社交媒體互動。標準化的技術框架使得即使非技術用戶也能快速構建功能完整的 AI Agent。
Launchpad 虛擬資產經濟模型的設計創新是資產化進程的關鍵加速器。Launchpad 通過虛擬資產綁定機制將技術價值與市場價值直接關聯。Virtuals Protocol 要求創建 AI Agent 時燃燒 VIRTUAL,將協議收入與虛擬資產通縮動態掛鈎;Clanker 採用手續費分成模型,形成收益共享網絡。此類模型本質上構建了開發、部署、收益的飛輪效應,即優質 AI Agent 吸引更多用戶與資金,提升虛擬資產價值與開發者分成,進而激勵更高質量的服務供給。
社交媒體集成的深度創新重構了智能資產的傳播路徑。Clanker 在 Farcaster 生態中實現社交即開發的突破:用戶通過發佈特定主題推文即可觸發智能合約部署,平台自動調用預訓練模型生成基礎功能框架。這種極簡交互使非技術用戶也能參與資產創造。Vvaifu.fun 則通過跨平台自動化運營工具,使單個 AI Agent 可同步管理 Twitter 内容發佈、Discord 社區激勵與 Telegram 客服應答。當虛擬資產的創建與傳播深度嵌入社交行為時,創新周期從季度級壓縮至天級,長尾開發者的創造力得到充分釋放。
AI Agent Launchpad 的終極目標,是構建智能虛擬資產的標準化開發、分佈式部署、自適應進化生態體系。隨著模塊化框架的持續完善與跨鏈協作協議的成熟,未來開發者可能像組裝工業零件般構建跨鏈 Agent集群,而鏈上資源市場將提供從算力租賃到合規審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當技術復雜性被徹底抽象,創新能量將聚焦於場景探索與模式創新,Web3 生態或將湧現海量的智能虛擬資產,它們通過自主協作與競爭不斷演化,最終形成超越人類預設的智能經濟生態。
第三章 Web3 AI Agent 生態概覽
1、底層區塊鏈
當前,Web3 AI Agent 的底層區塊鏈主要由 Solana 和 Base 兩大區塊鏈主導。兩者在技術架構、生態定位和開發者支持上形成差異化競爭,共同推動 AI Agent 從實驗性探索向規模化應用的演進。2025年1月,Base 和 Solana 分别以 53% 和 41% 的市佔率形成雙極格局。
Solana 是一個獨立的 Layer 1 公鏈,其核心目標是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通過創新的共識機制實現高吞吐量和低延遲。這種設計使其在 DeFi、高頻交易、DePIN、PayFi和 Meme 等場景中表現突出。
Base 是美國上市公司虛擬資產交易所Coinbase 推出的以太坊 Layer2 區塊鏈,基於 Optimism 的 OP Stack 技術棧構建,將交易數據壓縮後批量提交至以太坊主網,從而繼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同時顯著降低交易成本並提升速度。Base 的核心優勢在於與以太坊生態的無縫兼容,開發者可輕松遷移現有應用,且背靠 Coinbase 的用戶資源和品牌支持,已吸引諸多應用入駐。
2、技術框架
技術框架是支撐Web3 AI Agent 開發與運行的底層技術架構,其核心使命在於通過標準化、模塊化的設計,將復雜的自主決策能力封裝為可編程的組件,從而降低開發門檻並加速智能化應用的規模化落地。這類框架的本質是構建Web3 AI Agent的操作系統,通過抽象化技術棧與資源調度機制,為開發者提供從環境感知、決策生成到鏈上執行的全流程工具鏈。
(1)ai16z:
ai16z 通過開源架構 Eliza 融合保守型資產配置與 AI 驅動的激進投資策略,通過 DAO 成員的建議進行投資,風格主打風險對衝與高回報潛力。
(2)Zerebro:
Zerebro 通過自主運行的 AI 系統在社交平台上創建和分發内容。它結合了社交互動、跨鏈 NFT 及自主虛擬資產功能。同時推出開源 Python 框架 ZerePy,讓用戶可以在 X(推特) 上部署自己的 AI Agent,由 OpenAI 或 Anthropic LLM 提供支持。
(3)AI Rig Complex:
ARC 聚焦「意義處理」的 AI 開發框架,採用 Rust 語言構建類人腦語境解析系統,推動 AI 從邏輯編程向語義理解轉型。
(4)G.A.M.E:
作為 Virtuals 生態的核心框架,G.A.M.E賦能 AI Agent 的自主操作與智能化,象徵著 AI 與遊戲的深度融合。它不僅是開發者創建 AI Agent 的工具,更是推動未來社交與遊戲 AI Agent 發展的基礎設施。
(5)Swarms:
由Kye Gomez 創立的多 AI Agent 框架,基於該框架,開發者可以創建和管理多個 AI Agent,支持與外部 AI 服務及 API 的無縫集成,並提供長期記憶功能以增強上下文理解。
(6)SendAI Solana Agent Kit:
SendAI 是在Solana AI 黑客松之後成立的一個傘式組織。2024年12月,SendAI 推出將 AI Agent 連接到 Solana 的開源工具包 Solana Agent Kit,使用任何模型的任何 AI Agent 都可以自主執行 15 多個 Solana 操作,如交易、借貸、ZK空投、運行 Blinks 以及在 AMM 上啓動。
3、AI Agent Launchpad
Launchpad 是 AI Agents 發行平台,類似 Meme 幣發射平台 Pump.fun 等,開發者可以基於Launchpad 輕松創建 AI Agent 及其關聯智能虛擬資產。與此同時,創建的 AI Agent 也可以與 X、Telegram 和 Discord 等社交平台無縫集成,實現自動化用戶交互。
AI Agent Launchpad 能夠將 AI Agent 的開發、部署與資產化流程標準化,形成從技術實現到經濟價值流通的一站式孵化體系。這類平台的本質是構建開發者友好的 Web3 AI Agent 工廠,使非技術用戶也能輕松創建功能完整的 AI Agent 及其虛擬資產,實現一鍵式開發和資產化。
(1)VIRTUAL:
Virtuals Protocol 是一個基於 Base 區塊鏈的Launchpad,支持創建和部署可產生收益的 AI Agent。
(2)CLANKER:
Clanker 是一個基於Base 區塊鏈 的自主 AI Agent,其核心功能是幫助用戶部署ERC-20 標準虛擬資產。 用戶只需在社交平台Farcaster 上標記@clanker,並提供相關虛擬資產信息(如名稱、代碼和圖像),Clanker 就會完成虛擬資產的創建、流動性池設置以及流動性鎖定。
(3)VVAIFU:
vvaifu.fun 是一個基於 Solana 區塊鏈的類 Pump.fun 一鍵式虛擬資產Launchpad,但其專注於 AI Agent。VVAIFU 是 vvaifu.fun 平台虛擬資產。
(4)MAX:
MAX是Agents.Land的核心實用虛擬資產,致力於推動Web3 AI Agent 的生態系統。Agents.Land是專為 AI Agent 打造的虛擬資產Launchpad,基於Solana鏈開發。它提供一鍵部署 AI Agent 虛擬資產的功能,支持通過公平發售推動市場創建,同時提供全面的定制工具,致力於幫助新一代AI品牌和資產的啓動與成長。
(5)Alchemist AI:
Alchemist AI 是一個無代碼開發平台,能把自然語言指令轉化為實用的應用程序。該平台基於 Solana 構建,其用戶無需專業技術知識,即可構建Web3 AI Agent並從中獲利。
4、投研分析
(1)AIXBT:
AIXBT 是一個 AI Agent 驅動的虛擬資產市場情報平台,旨在為投資者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提供戰略優勢。AIXBT 利用專有的 AI 引擎,從社交媒體(如 X)和 KOL 的討論中提取熱點話題和趨勢,提供實時市場洞察。這種能力使得用戶能夠快速識别市場變化和潛在投資機會。
(2)AGENCY(Agent Scarlett):
Agent Scarlett 是基於 ai16z 的 Eliza 框架開發的虛擬資產分析 AI Agent,用戶可通過 Telegram 或 X 輸入虛擬資產合約地址,快速獲取包含基本面、鏈上數據(如持幣地址分佈)、社媒情緒及 KOL 支持等維度的分析報告,並支持深度追問生成研報式結論。
(3)TRISIG(Tri Sigma 3σ):
TRISIG 是一個由虛擬資產分析師 TriSig 主導的項目,旨在通過簡化的方式提供早期 alpha 項目的識别和市場動向分析,主要通過 X 平台進行互動和分析。
(4)Asym:
一個 AI Agent 網絡,創建了一個應用程序來實時 AI Agent 監控 pump.fun 平台發行的虛擬資產,分析趨勢並使用價格預測模型執行交易。通過 ASYM 發現高投資回報率的機會,將資金分配給這些機會,產生利潤,然後將利潤通過 ASYM 進行結算。
(5)Kwantxbt:
Kwant 是一個專注於虛擬資產技術分析的項目,用戶通過在 Telegram 中 @KwantAI_bot 並發送虛擬資產合約地址(CA),即可獲得詳細的量價分析、圖表形態解讀以及具體的操作建議,如支撐位、突破位和止損位等。
5、DeFAI
DeFAI(Decentralized Fina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 DeFi 與 AI 深度融合的新興領域,旨在通過 AI 技術簡化 DeFi 的復雜性,提升金融決策效率,並構建自主化、用戶友好的鏈上經濟系統。其核心邏輯在於利用Web3 AI Agent 實現金融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同時依託區塊鏈的可驗證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保障安全與透明性。
(1)Griffain:
Griffain是一個基於Solana的平台,結合區塊鏈自動化與AI,使鏈上操作更加順暢。用戶可以部署 AI Agent 來執行任務,例如創建錢包、處理交易以及與社交媒體等外部系統互動。Griffain專注於可用性和靈活性,旨在通過個性化工作流程使區塊鏈自動化民主化。
(2)Orbit:
Orbit 提供了一個 AI 驅動的平台,用於自動化 DeFi 交易。該平台支持多個協議和鏈,包括 EVM、Solana、Sui、Cosmos 鏈和 BTC,能夠處理鏈上自動化、流動性管理、收益挖礦、跨鏈橋接、借貸等功能。
(3)HeyAnon:
HeyAnon 是一種 AI DeFi 協議,旨在簡化 DeFi 交互並聚合重要的項目相關信息。通過將對話式人工智能與實時數據聚合相結合,HeyAnon 使用戶能夠管理 DeFi 操作、隨時了解項目更新並分析各種平台和協議的趨勢。它集成了自然語言處理來處理用戶提示、執行復雜的 DeFi 操作,並從多個信息流中提供近乎實時的見解。
(4)Slate:
Slate 是能夠在 Hyperliquid 上進行交易的AI Agent,可從用戶的各類信息渠道中提供即時的人工智能驅動匯總警報。Slate 還具備強大的自主交易能力,能夠在一個平台上同時執行 Hyperliquid、Solana 和 Base 的交易操作。用戶能夠自定義監控 Telegram、Discord、X 等平台的内容,並在滿足特定條件時提供實時通知。
(5)Wayfinder:
Wayfinder 是一個專注於AI的全鏈工具,也是 Colony 的核心基礎設施,使用戶擁有的自主 AI Agent 能夠安全有效地在區塊鏈生態系統和應用内部和之間進行導航,還可能使 AI Agent 通過專用 Web3 錢包自主交易他們控制的資產。
(6)Hive:
Hive 旨在通過可組合的鏈上 AI Agent 簡化 DeFi 交易,通過自然語言命令自主完成鏈上操作的一體化交易終端。Hive 已與 Zerebro 合作構建集群通信基礎設施,以增強 DeFi AI Agent 套件,同時 Hive 已經支持 Apple Pay 和 Google Pay。
(7)Dolion:
Dolion 旨在通過引入「以 IP 為中心,消費者至上」的方法來重新定義 AI Agent 格局,無需任何編碼經驗即可立即部署社交 AI,並輕松在多個社交媒體平台上保持一致的形象,還可通過 NFT 和其他數字體驗與鏈上受眾互動。
(8)Neur:
Neur是一個開源的全棧應用,旨在將區塊鏈技術與大語言模型(LLM)深度結合,為Solana生態中的用戶提供更智能、便捷的交互方式。
(9)Hiero:
Hiero 是一個 Solana 和 Base 網絡的多鏈智能工具,允許用戶浏覽鏈上空間、管理虛擬資產、參與社交媒體並隨時了解情況。
(10)HeyElsa:
Elsa 是基於 Solana 的 AI 層,致力於為 AI Agent 和去中心化應用提供高效的 AI 支持服務。該平台提供 AI Agent 基礎設施,幫助開發者和企業通過 AI 技術提升其應用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11)Spectral:
Spectral 是一個致力於構建 Web3 鏈上 AI Agent 經濟的項目,通過提供零門檻的智能合約編譯和部署服務,釋放 AI 與 Web3 結合的創新潛力。
6、Meme
AI Agent派生的Meme(迷因)虛擬資產是 Web3 生態中技術與文化共振的產物,這類 AI Agent 概念項目既突破了傳統 Meme 項目的叙事局限性,更通過AI自主決策能力重構了文化符號的生產與傳播,成為連接去中心化社區與智能經濟文化的創新載體。
(1)GOAT:
GOAT,全稱為 goatseus maximus,最初由名為「真理終端」(@truth_terminal)的AI Agent構思發起。
(2)Fartcoin:
Fartcoin的誕生和GOAT同出一源,都是來自terminal of truths,在goat模型和opus的對話過程中,提到馬斯克喜歡「放屁」的聲音,因此這個AI Agent提議發行一個名為Fartcoin的虛擬資產,並設計了一系列的推廣方式和玩法。
(3)ACT:
The AI Prophecy(ACT)是運行在 Solana 鏈上的 Meme,該項目是一個去中心化研究實驗室,專注於對多人類、多 AI 動態的實證研究。其核心使命是讓 AI 知識普及化並讓每個人都能輕松獲取。該社區專注於幫助人們學習 AI 基礎知識、鼓勵關於 AI 倫理的討論以及支持該領域的研究和發展。
(4)Shoggoth:
Shoggoth 是 Solana 區塊鏈上一個以克蘇魯神話為靈感的章魚主題 Meme 幣,其形象源自美國作家 H.P. Lovecraft 小說《瘋狂山脈》中的虛構生物。Shoggoth 被社群譽為「AI Agent meme 中的 Doge」。
7、遊戲與元宇宙
遊戲與元宇宙類Web3 AI Agent 是數字世界中自主決策與價值交互的智能載體,通過人工智能驅動虛擬角色、環境及經濟系統的動態演化,構建具備自適應能力與用戶共創特徵的沉浸式生態。這類智能體突破傳統遊戲 NPC 的預設腳本限制,通過實時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與環境反饋,形成類生命體的行為邏輯與成長軌迹,同時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虛擬身份確權、資產化及去中心化治理,重塑人機交互的價值範式。
(1)Youmio:
Youmio是一個結合遊戲與 AI 的啓動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鑄造完整的 3D AI Agent。這些 AI Agent 不僅在 Unreal 和 Unity 等遊戲世界中存在,還能在遊戲之外進行交互。
(2)Colony/Parallel:
Parallel Colony 是一款 AI 驅動的生存模擬遊戲,它將以人類與 AI Agent 化身合作為中心,AI Agent 化身可以學習、適應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動進行交易,以積累資源並與其他玩家爭奪主導地位。
(3)Eternum:
Loot(Realms) 生態的鏈上沙盤戰略遊戲,其 Daydream 的系統能夠讓AI Agent 在鏈上玩遊戲。Eternum 將透過 Daydream 將數百個 AI Agent 注入遊戲中,作為遊戲中的 PVE 或 NPC 角色,與玩家在競爭的遊戲環境中共存。
(4)Hytopia:
Hytopia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 Minecraft,其中的 AI Agent 可以探索、互動並對環境作出反應。
(5)PowPow:
Powpow 中每個 AI Agent 都有獨特的角色和歷史背景,它們會根據玩家的行動以及與其他 AI Agent 的互動進行調整。
(6)Illuvium:
Illuvium 運用 G.A.M.E 框架打造自主決策的 NPC,增強遊戲互動性和沉浸感。
(7)Nifty Island:
Nifty Island 已通過 G.A.M.E. 框架集成 AI Agent。
(8)Pillzumi:
Pillzumi是一個基於故事生成的 AI Agent 遊戲平台,PILLZUMI持有者可以選擇、互動並參與代理故事的創作。
(9)Zentry:
Zentry 推出了多個核心產品,如 NEXUS(社交互動遊戲化)、RADIANT(跨平台元遊戲入口)、ZIGMA(NFT 收藏品系列)和 AZUL(AI Agents)等。
(10)Ai Arena:
AI Arena 是一款由ArenaX Labs 開發的PVP 格鬥遊戲,玩家可以通過AI學習,不斷進化遊戲角色,戰鬥模式類似於任天堂的《明星大亂鬥》。
(11)Astra Nova:
Astra Nova 是一個由 AI 驅動的遊戲生態系統,會隨著玩家行為不斷演化。
(12)GOAT Gaming:
GOAT Gaming 中的 AlphaGOATs 是其生態系統中的自主 AI Agent,能夠競爭、創造並賺取收益。
(13)LUNA:
Luna 是 Virtuals Protocol 推出的 AI Agent 虛擬人,融合 AI 模型與多模態技術,以虛擬偶像形態在直播平台實現 7 x 24 小時實時互動。作為 AI 表演團體 AI-DOL 的核心成員,Luna 自動管理社交媒體,持續直播與粉絲互動,並能自主執行鏈上交易。
8、内容創作
(1)Aethernet:
Aethernet 是 Farcaster 生態中的 AI Agent,由社區成員 Martin 創建。Aethernet 的主要功能是響應社區用戶的請求,提供創意和技術支持。在 Clanker 平台上線後,有用戶向 Aethernet 提出了創建虛擬資產的需求。Aethernet 不僅提出了虛擬資產的名稱和符號(Luminous 和 LUM),還構思了相關的圖像概念,並通過 Clanker 平台成功部署了該虛擬資產。
(2)Titles:
TITLES 是一個新興平台,用於信息的發現、編輯和發佈。該平台推出了 SOURCE,這是一個基於AI的 NFT 混合工具,内置了歸屬和支付系統。
(3)Fatha:
Slopfather(FATHA)是一個以生產低質量數字内容(俗稱「slop」)為特色的AI項目或角色,它在AI内容質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反其道而行之,通過荒誕幽默和互動參與的方式,調侃AI媒體和數字内容文化。
第四章 展望:Web3 AI Agent 是 Web3 與 AI 大發展大繁榮的共同機遇
Web3 AI Agent 的生態建設正處於技術叠代與產業化落地的初始階段,其發展不僅依賴於底層技術的突破,也受到外部政策環境與市場動態的深刻影響。2025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後,立即任命PayPal前首席運營官戴維·薩克斯(David O. Sacks)為白宮人工智能(AI)和虛擬資產事務負責人。薩克斯將指導政府的人工智能和虛擬資產政策,其中一些工作包括創建虛擬資產法律框架,以及領導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2025 年 1 月,特朗普政府宣佈由軟銀、OpenAI 和甲骨文聯合投資 5000 億美元啓動「Stargate」計劃,目標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構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旨在強化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與此同時,特朗普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明確提出將美國打造為「人工智能與虛擬資產的世界之都」,並成立由 SEC 專員 Hester Peirce 領導的虛擬資產工作組,推進明確的監管框架。這些政策的變化無疑將為 Web3 AI Agent 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並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隨著AI模型推理能力的指數級提升與算力成本的持續優化,AI Agent正在突破實驗室邊界,加速應用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其與Web3 虛擬資產生態的結合展現出獨特的雙向賦能價值。一方面,AI Agent的規模化部署擴大了Web3 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資產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區塊鏈上沉澱的交易數據,為 AI Agent 提供了海量訓練數據樣本,使其風險定價模型得以在真實博弈環境中持續進化,推動 AI Agent 在泛金融領域快速落地。AI和Web3二者已經進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雙向促進的正向飛輪新階段。
但我們仍需要直面的是,Web3 AI Agent 的技術願景與落地實踐之間存在顯著斷層。當前多數項目受制於技術棧成熟度不足、虛擬資產激勵失衡及生態協同壁壘,仍停留在概念驗證階段,難以形成可持續的商業閉環。大語言模型的認知偏差與鏈上交互的異步性導致決策可靠性存疑,而碎片化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制約復雜策略的規模化執行。此外,當前市場存在過度追捧技術叙事的傾向,「AI+Web3」的叙事熱度與真實需求錯位現象突出。部分項目過度依賴 AI 概念炒作,卻未解決核心用戶痛點。
突破這一困局需技術、經濟與治理維度的協同創新,既要解決大模型與區塊鏈的架構性矛盾,也需構建符合智能經濟特性的監管框架,更要在市場需求與技術供給間找到精準匹配點。只有當 AI Agent 的自主性和經濟性真正轉化為可驗證、可持續的商業價值時,Web3 生態的智能化革命方能跨越鴻溝,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加速這一天的來臨!
作者介紹
于佳宁 博士
Uweb 校長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
香港區塊鏈協會榮譽主席
原火大(Huobi University)校長
出品方介紹
Uweb (University of Web3) 是一家Web3.0專業化高端教育機構,由原火大校長于佳宁博士等知名專家聯合創辦,立足香港,影響全球,傳承七年的知識積累,擁有Web3業内頂尖的校友網絡以及廣受贊譽的大咖教師資源。
Uweb面向企業家和投資人開設專業、實戰、系統的Web3.0商學院課程,提供系統性的以基本面判斷、鏈上數據分析、宏觀經濟聯動機制等因素為基礎的數字資產配置策略,傳授AI驅動的新型投研方法論,並持續挖掘和孵化優質項目,陪伴投資者和創業者跨越周期、禦風前行。
特别說明:本報告僅為學術研究目的而發佈,報告内容不涉及任何項目推薦或投資建議。請務必合理理解和利用本報告内容,並請嚴格遵循所在地法律法規政策要求。
支持機構與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