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Tong,PANews
撰文:Frank,PANews
在剛剛落幕的2024香港Web3嘉年華期間,作為大會的官方媒體合作方,PANews前往現場進行報道。與以往不同,這次我們嘗試在實際預訂本次香港行程的機票和酒店時,使用了Umy,除了價格相較傳統的平台便宜許多之外,也能夠直接用穩定幣結算,對Web3團隊來說,要方便很多。一個Web3的商旅平台如何能做到比傳統平台還具有價格優勢?
帶著這份好奇,PANews 在活動現場與一同出席活動的Umy創始人兼CEO Alex聊了聊,在熙熙攘攘的的會場展台上,Alex向我們介紹挑戰傳統OTA定價體係的商業邏輯與未來藍圖。Umy的模式,似乎探索出Web3企業向傳統場景進軍的一個新範式。
Web3基礎設施已成熟,是時候解決消費場景痛點了
PANews:可以介紹一下團隊,尤其是創始團隊的背景?
Alex:我們這個團隊其實從 2018到2019 年就進入幣圈。團隊成員背景很多元,有來自傳統互聯網大廠的,有海外名校背景的,也有幣圈内技術或研究能力很強的成員。去年我們決定重點做Umy這個項目時,對團隊做了整合,並成立了獨立公司。目前算上我,總共是四位聯合創始人。
PANews: 這四位聯創都是 Web3 背景嗎?
Alex:三位是 Web3 背景。還有一位來自傳統的機票酒店行業,經驗非常豐富,資源也很好,他主要負責銷售和供應鏈資源整合。其他崗位包括 CTO,還有一位VP和我一起負責整個 Umy 集團未來的業務擴展。
PANews: 如果用一句話介紹 Umy,你會怎麼說?
Alex:Umy 就是 Web3 領域的綜合性消費平台。我們的Slogan是「出行、購物、生活」,這其實代表了我們逐步深入的佈局:先從「出行」這個最大的剛需切入,未來逐步拓展到電商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優先服務Web3用戶,但同時也歡迎和支持傳統互聯網用戶使用,目前開通了信用卡支付渠道,未來也會接入更多傳統支付渠道。
PANews:為什麼最終選擇先進入旅遊消費這個賽道?
Alex:過去幾年,Web3的基礎設施,特別是更優秀的公鏈以及擴容方案落地,讓Gas費降到了極低,交易速度也大幅提升。這為構建真正解決用戶高頻需求的消費應用奠定了基礎。以前Gas幾十U、交易等幾分鐘,做日常消費不現實。現在技術條件成熟了,我們認為時機到了,應該利用Web3的去中心化、透明、低成本等特性,結合我們做産品和貼近用戶的經驗,去解決傳統消費場景中的痛點,比如旅遊出行。所以Umy就應運而生了。
不賺用戶差價,不殺熟
PANews:你提到的傳統消費場景痛點,具體在旅遊出行方面是指什麼?Umy和傳統OTA平台相比,核心優勢在哪?
Alex:最核心的就是價格和透明度。傳統OTA平台(比如「某程」)掌握了定價權,從酒店成本價到用戶手中,有多層代理加價,可能高達20%甚至更多。他們還會利用大數據「殺熟」,不同用戶看到的價格可能不一樣,高等級會員有時反而更貴。
Umy的優勢在於:
價格優勢:我們直接對接供應商,砍掉中間環節,力求將供應商底價直接給到用戶,不賺C端差價。用戶實際體驗也能感受到,比如這次來香港用Umy預訂,就可以便宜了大約20%。
透明度:我們不做「殺熟」,未來還計劃將價格信息上鏈,實現公開透明。
加密支付便利:支持USDT/USDC等多種加密貨幣支付,方便Web3用戶直接消費,也支持微信、支付寶滿足更廣泛需求。
PANews:如果不賺用戶差價,那Umy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如何盈利?
Alex:我們的盈利模式轉變了思路,不依賴C端差價。主要來自兩方面:
供應商返佣:我們作為銷售渠道,會從酒店、航司等供應商處獲得一定比例的返佣。
增值服務費:對有特殊需求的B端客戶或高端個人用戶(如公司團建、家庭度假定制、會議服務等),我們提供一對一的專屬服務並收取服務費。對於只需要標準預訂服務的價格敏感用戶,他們可以享受到接近零加價的價格。
PANews:除了價格優勢,Umy在産品和服務上還有哪些特色來吸引用戶?
Alex:我們不僅提供標準的機票酒店預訂,還推出了:
奢旅(prime)板塊:滿足對高端酒店和定制行程有需求的用戶。
特色産品:針對Web3社區和項目方需求,提供如海島遊、滑雪套餐、會議場地對接等服務。
會員體係:通過金卡、白金卡、黑卡等不同等級,提供價格優惠、專屬客服、優先資源匹配等權益。
支付解決方案(UmyPay):我們自研了聚合加密貨幣和法幣的支付係統。這套係統未來也有潛力作為B2B服務提供給其他企業。
PANews:加密貨幣支付是Umy的一個特色,目前支持哪些幣種?用戶支付加密貨幣後,你們如何處理匯率波動風險?
Alex:目前主要支持USDT和USDC,但很快會擴展支持BTC、ETH和更多主流及新興幣種。用戶支付後,我們會通過内部的換匯策略和合作夥伴來管理匯率風險。我們盡可能實時鎖定匯率或換成穩定幣,然後在需要與供應商結算時再兌換成相應法幣。我們會努力將用戶的換匯成本控制在極低水平,比如萬分之幾。
PANews:市面上也有一些其他Web3出行項目,比如Travala,和他們相比,Umy的定位和優勢有何不同?
Alex:主要區別在於價格策略和服務範圍。我們強調給用戶的價格是基本零佣金、無加價的,而據了解Travela可能仍有15%-20%的加價率。另外,我們在奢華酒店(奢旅板塊)和針對Web3行業的B端定制服務方面有更深入的佈局,除此之外,我們還提供了更豐富的非標類産品。
PANews:那像U卡(加密貨幣信用卡)這類産品呢?會是競爭對手嗎?
Alex:不但不是競爭對手,反而是更好的合作夥伴,生態共建者。U卡是支付工具,解決了「怎麼花錢」的問題,用戶可以用它在任何地方消費,包括Umy。我們Umy解決的是「去哪裡花錢更劃算、體驗更好」的問題,提供的是具體的消費場景和價值。我們和U卡是合作互補關係,未來也會和更多U卡項目合作。
大力發展海外市場,把Web3技術落地到剛需消費場景
PANews:Umy目前的市場重心和未來的拓展計劃是怎樣的?
Alex:在今年4月之前,我們主要是在内部和熟悉的圈子裡做測試和試運營。4月之後,隨著産品叠代完善,我們的市場重心會大規模轉移到海外。重點城市包括迪拜、倫敦、新加坡、日本、韓國等,以及亞太地區。此外還有一些熱門旅遊目的地,比如濟州島、馬爾代夫、富士山/北海道滑雪區域等。因為6月份開始是旅遊旺季,我們希望抓住這個機會,在Web2和 Web3兩個市場打響知名度。
PANews:如何看待當前熊市對Umy業務的影響?
Alex:我認為熊市反而是機會。牛市大家可能忙於交易,熊市時炒作減少,反而可能更願意將持有的加密貨幣用於改善生活、體驗消費,出行的需求可能更強。對我們團隊而言,熊市也讓我們能更專注地打磨産品。
PANews:Umy在品牌合作和生態建設方面有什麼策略?比如這次參與Web3 Festival大會?
Alex:我們非常重視B端合作和品牌背書。參與Web3大會這樣的行業頂級活動,對我們早期建立品牌認知、對接投資機構、項目方和流量平台等資源非常有幫助。我們也在積極和各大錢包、交易所合作,為他們的用戶提供消費場景,實現生態共建。
PANews:Umy未來除了出行,還會拓展到哪些領域?
Alex:未來 Umy 可以成為一個流量和資源的入口(或稱「抓手」),一方面用戶可以在 Umy 平台上找到各種 Web3 消費場景,另一方面項目方也可以通過 Umy 獲取流量、品牌曝光和前期支持,包括解決支付等基礎設施問題。
PANews: 除了區塊鏈技術,Umy 在 AI 方面有應用嗎?
Alex:我們團隊其實也一直在部署 AI 相關的解決方案和産品,包括出行領域的 AI 化方案。未來(可能下半年)我們會把相關的 API 開放出來,按照標準提供給 AI Agent 或其他 AI 項目使用。比如,一個做電商的 AI 應用,接入我們的 API 後,它的用戶可能只需要說一句話:「我幾號到幾號要去哪裡參加什麼會」,我們的 AI 就能自動解析時間、地點、目的等要素,規劃出最優的機票酒店方案,並附帶競品價格對比,展示節省了多少成本。甚至可以結合目的地信息、天氣、周邊推薦等,生成幾套完整的行程方案供用戶選擇。
PANews:很多Web3項目會發幣,Umy對此是如何考慮的?
Alex:目前我們團隊走的是股權融資和未來上市的規劃。發幣當然是一種選項,我們也可以在海外合規地做,但我們暫時不想這麼做。一是為了保持初心,踏實做好産品和業務;二是發幣會受市場周期影響太大,可能影響公司發展節奏和用戶情緒,也可能帶來額外的合規壓力和維護成本。走股權路綫更穩健。當然,我們不排除未來在合適的時機,如果發幣確實更有利於用戶和生態發展,會考慮發行代幣,但現在重心是先把産品和業務做紮實。
PANews: Umy未來會從Web3的「某程」走向「Web3 的淘寶」?
Alex:我們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要去吃掉所有消費賽道。我們更想做的是,把「Web3 技術落地到剛需消費場景」這件事,做一個紮實的範本出來。我們希望聯合更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動這個方向,這更符合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我們做好自己垂直領域的産品和服務就夠了。未來甚至可以扶持、幫助其他想做類似方向的項目方,一起繁榮 Web3 消費生態。
内容來源:PANews